上海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有哪些?上海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有: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(qū)、上海大學師范學院嘉定校區(qū)、上海外國語師范大學、上海交通師范大學、東華大學師范學院松江校區(qū)、上海大學師范學院、上海大學師范學院延長校區(qū)等外語教育學校。
一、上海公辦外語教育學校名單一覽表
序號 | 外語教育學校名稱 | 外語教育學校性質 |
1 | 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(qū) | 公辦院校 |
2 | 上海大學師范學院嘉定校區(qū) | 公辦院校 |
3 | 上海外國語師范大學 | 公辦院校 |
4 | 上海交通師范大學 | 公辦院校 |
5 | 東華大學師范學院松江校區(qū) | 公辦院校 |
6 | 上海大學師范學院 | 公辦院校 |
7 | 上海大學師范學院延長校區(qū) | 公辦院校 |
1、上海交通師范大學
上海交通師范大學簡介
上海交通大學下設師范院系(簡稱“上海交通師范大學”)是我國歷史最悠久、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,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。經過122年的不懈努力,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“綜合性、研究型、國際化”的國內一流、國際知名大學。
上海交通師范大學歷史沿革
十九世紀末,甲午戰(zhàn)敗,民族危難。中國近代著名實業(yè)家、教育家盛宣懷秉持“自強首在儲才,儲才必先興學”的信念,于1896年在上海創(chuàng)辦了交通大學的前身——南洋公學。建校伊始,學校即確立“求實學,務實業(yè)”的宗旨,以培養(yǎng)“第一等人才”為教育目標,精勤進取,篤行不倦,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已成為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,被譽為“東方麻省理工”??箲?zhàn)時期,廣大師生歷盡艱難,移轉租界,內遷重慶,堅持辦學,不少學生投筆從戎,浴血沙場。解放前夕,廣大師生積極投身民主革命,學校被譽為“民主堡壘”。
新中國成立初期,為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,構建新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,學校調整出相當一部分優(yōu)勢專業(yè)、師資設備,支持國內兄弟院校的發(fā)展。五十年代中期,學校又響應國家建設大西北的號召,經歷西遷與分設,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。1959年3月兩部分同時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,7月經國務院批準分別獨立建制,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啟用“上海交通大學”校名。六七十年代,學校先后歸屬國防科委和第六機械工業(yè)部領導,積極投身國防人才培養(yǎng)和國防科研,為“兩彈一星”和國防現(xiàn)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2、東華大學師范學院松江校區(qū)
東華大學下設師范院系(簡稱“東華大學師范學院”)是教育部直屬、國家“211工程”、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。經過66年的建設和發(fā)展,學校已經從建校之初的一所紡織單科院校發(fā)展成為以工為主,工、理、管、文等學科協(xié)調發(fā)展的有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。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定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,以立德樹人為根本,依法自主開展人才培養(yǎng)、科學研究、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(chuàng)新,為國家、上海和行業(yè)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(fā)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。
東華大學師范學院松江校區(qū)地理歷史
學校地處中國上海,現(xiàn)有松江校區(qū)、延安路校區(qū)和新華路校區(qū),占地面積近2000畝,校舍總建筑面積78萬余平方米。校園環(huán)境宜人,系“上海市花園單位”。學校創(chuàng)建于1951年,時名華東紡織工學院,是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。1960年,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,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、碩士、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。1985年,學校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。1995年,進入國家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行列,1999年,更名為東華大學。
東華大學師范學院松江校區(qū)基本情況
學?,F(xiàn)設有紡織學院、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、旭日工商管理學院、機械工程學院、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、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、環(huán)境科學與工程學院、人文學院、理學院、外語學院、馬克思主義學院、上海國際時尚創(chuàng)意學院、國際文化交流學院、繼續(xù)教育學院和體育部。